我们先从《黄帝内经》说起。我首先读到的是白话翻译版。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有人建议翻译不准确,应该看文言文版本。确实,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与古代中国人有很大不同。古风写的文章确实很漂亮,文章的气氛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曲利民《黄帝内经》视频讲座全集,百度云上的生命冥想养生系列课程,但是有很多生僻字看不懂,根本不认识他们的意思是什么,所以我买了一本大字典,甚至还买了《说文解字》,郁闷地读了几个月,我读不了超过几页。读的人一头雾水,一头雾水,再也说不下去了。也让人差点郁闷了。那些书就这样放了好几年,连翻都不想翻。 ,我的中医梦想胎死腹中。
我从小就喜欢中医以及武术、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当我填写高考申请表时,我打算报考中医学校,但高考前,每个班级都贴了几张纸,上面写着“在某些情况下,我不能申请”对于某些专业。”概括的意思之一是听力障碍不适合医学、法律等主要专业。然而,提问者依然不肯放弃。高考那天,听力考试前夕,他从队列里出来,把我的一些相关证件给做考试的女士看,中间省略了一堆字。当我在主控室时,几位护士和一位爷爷(也许是医生?)也让我看上一堂课上贴的同一篇论文。当时我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班主任来了后,他和爷爷都劝我,说我想学就再学吧。
就拿书中的第一个脉——浮脉来说。浮脉是什么样的?李时珍先给我送来四句诗:“浮脉只从肉上上,如随榆荚,轻如发丝。第三年秋,人告诉我没事,我却大吃一惊。”当我遇到长期疾病时。”这是什么意思?据说可以在肉上轻轻一试浮筋。也有人说,秋天脉浮是可以的,但对于久病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中药属于医学范畴。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并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体系。它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我国有两种医疗体系,即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
我国的传统医学以中医药为代表。此外,还有藏药、蒙药、维吾尔药等少数民族药物,都属于传统医学的范畴。
但一般来说,国内外学术界都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医为代表的,所以我们用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代名词。
现代医学通常指的是西医,是指以欧洲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西医,相对于我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医而言。
李时珍先生怕人们将苻麦与其他豆类混淆,于是又发诗辨认与苋麦相似的豆类。李先生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嘱咐都写在诗里,脉经也被写进了《诗经》。这首辨认诗是这样的:“浮如木浮于水,浮于大空即是水。浮浮是洪脉,虽来去缓慢。浮脉轻平如捻葱来晚了中医养生之道,突然空了,飘软了,然后湿漉漉的,像白杨一样散落着。“也许我们现代人读诗的时候会迷惑。”对这首诗的一些解释:浮而有力者为洪中医养生之道,浮而迟者为虚,浮而无力者谓之湿;浮而柔弱者谓之湿。人们将浮脉与类似的洪脉、干脉、散脉、湿脉、散脉相区别。
除了对脉象的描述和识别外,李时珍还对浮脉对应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说明。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提醒一下,这段非常专业,可能会让你头晕。又有诗曰:“脉浮者,阳表病,晚风热,紧寒者。浮强者,风热者;弱浮者,血虚者。浮脉者,血虚者。”头痛眩晕风,或胸中有风痰聚,土闭木强,脉浮为主证,强者实,弱者虚。 , 漂浮的脉缓、浮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热、浮血亏损、浮洪虚热、浮乏)”
恐怕你需要一些中医基础知识才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最基本的含义是,脉浮表明病在体表。
书上的内容我看了好几遍,对二十七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学习把脉的一大难题。古人用八个字概括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心知其难”。这是什么意思?看起来这27种脉象你都看得很清楚,但用手指却很难区分。
中医之所以传播得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的成就、总结和继承,反过来中医理论又丰富了中华文化。
历史上有一些名医先学儒家,后转学中医,如皇甫糜、朱丹溪等;有的还懂医学,如王兵、徐大春等,大多有医学著作流传于世。这种现象与一些典籍中中华文化与中医相通不无关系。于是,当时的文人中有“人子不得不知医理”的说法。也许是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过去一些文人常常把研究、把玩中医作为一种爱好。
其实,中医除了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之外,还包括古代天文、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国学等,我们学习它的时候,除了养生、治病之外,疾病,我们也会学到其中蕴含的很多中国传统知识。所以如果你有闲暇,有乐趣的话,不妨在这里学习一下。
以上文字节选自孙佳妮《诊断谈话》
中医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西化中医,根据西医病名和化验单来治疗疾病,药汤很少。堆叠的中药没有君臣使者的结构。治疗不仅常常无效,而且还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中医:这些中医往往是师徒培训的或者是家传的中医。他们以汤开药,有时也以经典方剂作为方剂的基础。治疗效果还不错,老年患者也不少。但中医的问题是慢性病停不下来,停药后还会复发。其次,对于严重疾病,特别是肿瘤,手段有限,甚至稳定病情都非常困难。因此,石方的中医观点是让肿瘤患者先做手术,用中药调理。一剂药并不能解决感冒问题
我想在这里补充一点。关于豆类的种类,后人又增加了一种,所以后人统称为二十八类豆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测试出这么多种类的静脉呢?
如何学习中医?尤其是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中医爱好者,应该如何学习中医呢?相信这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为此,很多人走了很多弯路,包括我自己。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从开始学中医到现在的经历和感悟。希望大家能抽出几分钟时间耐心聆听。这可以给中医初学者一个参考,避免我们再走弯路。 。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几年前,因为喜欢中医,我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某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初学者培训班。我从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药》等。然而,到了最后的实习阶段,我发现自己所学的内容是一滴水。斗了,我连中医的门都没进。
基于这样的情况,几个一起学习的同学继续报名参加更深入的培训课程。他们发的教材都是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的教材,比如《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学》等。翻看这些教材,好像有:里面总有西医的影子,因为这些教科书都是按照西医的标准量化的。学完这种西化的中医教材,难免会头痛、头脚痛、脚痛。老办法。虽然我不否认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但我的初衷是想学习我们的中医,但是我渐渐觉得参加这种培训是浪费时间。
后来在老中医的指导下,我买了很多中医经典:《塘头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彭子的遗书《中国古代园林运动》 ”,这是李可极力推荐的。医学》等等。利用业余时间,每一本都仔细阅读。但是书才看了几页,问题又来了。书中有很多内容我看不懂,我相信这是很多自学中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于是就上网搜索搜索引擎或者咨询业内的中医朋友,这不仅不方便学习,最重要的是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回答准确,学中医必须结合只有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我们读到的经典,但如何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这也是自学中医爱好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有的话,还是要向别人请教从哪里入手,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所以学中医一定要跟着老师。老师是教导、教导和解决疑问的人。没有老师指导的学习是困难的,很容易导致一步错一步的循环。当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你可能对解决方案感到困惑,但老师可能会突然用一句话启发你。
我是一个有福的人。后来经朋友介绍我看了一本叫《中医九极》的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解决了我学习中医的所有问题。 。 《九吉中医》从太极生万物的角度出发,以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历法知识为基础。它初步说明了天人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通过天地四时气团的运动规律来构建的。 “九极时空模型”的发展是为了反映气团的阴阳和五行。与人体生理、病理一一对应;注重对时空各个层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诊断病因、病机、病位和身体特征等,形成与天人相对应的“点对点”目标诊断的理论体系治疗实现“一次一种方法、一人一人”的精准医疗模式。
不过,古人对于这个问题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多尝试。越努力,越努力,手指就会感觉到。对于什么“脉滑如珠,流畅而尚前”,“如雨时沙易散,病蚕食叶缓慢而坚硬”。 “脉搏来来去去,然后减弱,手指被淹没,以应对夏季。”这些充满文学想象的如诗般的描述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测脉。我在睡觉前测了脉搏,早上起床时也测了脉搏。拜访朋友时,我常常拿起他们的手腕来试脉搏。
在我填写申请之前,学校举办了咨询活动,各大院校都到学校去宣传东西。家人问我有没有一所中医专业的学校。得到的答案是:我不建议学习,因为情况确实更糟。 ,但如果你真的想的话,你也可以学习。
天知道我听到最后一句有多么高兴。但与家人商量后,我还是觉得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向中医报告。但终究还是放不下,我还想学。至少我想知道一些技巧,以便我在生病时能够照顾好自己。想问问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