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作者:原创时间:2022-08-30
文档

夏至的特点是什么?

夏至节气的特点是多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潮湿。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2、暴雨天气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4、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夏至的风俗有哪些?

1、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3、夏至南北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4、夏至节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5、吃馄饨:夏至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6、荔枝: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两者合吃不热。

7、过水面: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8、圆糊醮:“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以前很多的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

9、夏至羹:湖南长沙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夏至羹”,民谚说 “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10、麦粥:江苏无锡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

11、夏至饼:夏至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有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显示全文
怎样辨别蜂蜜的真假 如何鉴定蜂蜜真假鉴别 正宗蜂蜜怎么分辨 手帐到底是什么 手帐是啥 手账本写什么内容 葡萄酒保质期一般为多少年 葡萄酒保质期多久 葡萄酒有保质期吗 熟茶和生茶的区别 甲醇属于什么物质 甲醇是啥 甲醇属于有机物还是无机物 青柠檬和黄柠檬区别 青柠和黄柠檬的区别 夏至吃什么最好 夏至这天吃什么传统食物 赏花灯的来历 夏天是几月份开始和结束 从几月开始算夏天 夏至的风俗 熊猫的外形特点描写 熊猫成为国宝的真正原因 大熊猫为什么是中国国宝 为什么大熊猫是国宝 为何熊猫是我国国宝 动车一等座有什么福利 高铁一等二等座的区别 中国四大名旦是哪四个 京剧中的4大名旦 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京剧四大名旦是什么 调和油可以直接食用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饼干里的起酥油是什么油